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黄山站长网 (https://www.0559zz.com.cn/)- 迁移、建站、智能边缘、云容器引擎、数据快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适合物联网环境的开源数据库?

发布时间:2021-05-04 16:02:06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互联网
导读:00个传感器的传感网,而每个传感节点每分钟只传回1Kb的数据,那么每天的数据量就达到1.4Gb。如果是一些大型的敏感的传感网,每天的数据量可达1TB以上。至于未来物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产生的数据就是十分庞大的数量。因此物联网数据具有海量性。 2. 多态性

00个传感器的传感网,而每个传感节点每分钟只传回1Kb的数据,那么每天的数据量就达到1.4Gb。如果是一些大型的敏感的传感网,每天的数据量可达1TB以上。至于未来物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产生的数据就是十分庞大的数量。因此物联网数据具有海量性。

2. 多态性

物联网的应用包罗万象,产生的数据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有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有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还有与用户交换信息的结构化数据等等。数据的多态性必然增加数据的复杂性,不同网络产生的数据格式可能不同,就算是相同类型的数据也会有单位和精度的差别,一个测量量在不同的时间也在变化。因此物联网数据具有多态性。

3. 关联性及语义性

物联网中的数据都不会是相互独立的。描述同一个实体的数据在时间上具有关联性;描述不同实体的数据在空间上会有关联性;描述实体的不同维度之间也具有关联性。而不同的关联性组合会产生丰富的语义,可以通过数据在时间或空间或维度上的关联性推断出实体的变化。

简言之,在很多物联网系统中都需要对数量庞大的联网设备进行监控,并对监控采样到的数据进行持久化。经过分析不难看出,物联网中的数据类型有:

  • RFID:射频识别
  • 地址/仅有标识符
  • 过程,系统和对象的描述性数据
  • 普遍的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 传感器数据:多维时间序列数据
  • 历史数据
  • 物理模型:模型是现实的模板
  • 用于控制的执行器和命令数据的状态

所以,我们在为物联网应用选择数据库之前应考虑的因素有:

  • 尺寸,比例和索引
  • 处理大量数据时的有效性
  • 用户友好的模式
  • 便携性
  • 查询语言
  • 流程建模和交易
  • 异质性和一体化
  • 时间序列聚合
  • 存档
  • 安全性和成本

下面通过一张图来简单分析一下当前各种用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特点这张对比图不难看出,这些基于存储的数据库各有其自己的优势和缺陷,Hbase 属于 NO SQL ,虽然适合于高并发查询,但它不直接支持SQL 查询;MYSQL 属于传统的 RDS, 其系统的扩展性较差,不适合海量数据大批量处理;Redis 属于内存数据库系统, 过分依赖于内存计算, 系统的扩展性和安全性较差。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据适合于物联网呢?

其实,很多年前在工业领域已经有专门的数据库来完成这个任务了,在工业领域这个叫实时数据库。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库具有数据采集、实时数据缓存、数据回写(向设备发送指令)、采样数据归档存盘等主要功能。

目前工业领域实时数据库基本上被国外厂家所垄断,价格昂贵。例如,PI(Pla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由美国OSIsoft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商品化软件应用平台,作为工厂底层控制网络与上层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连接的桥梁,PI在工厂信息集成中扮演着特殊和重要的角色。PI数据库基础版本(只有5000个测点)就需要大约10万美元,每个数据采集接口需要6000美元。这个价格对新兴的物联网公司来说代价太大

(编辑:黄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